——由
我司承揽工程监理的汶川县人民医院是广州援建最早投入使用的项目之一
“4·20”芦山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推进,“5·12”汶川地震后重建房屋的安全情况也引发各界关注。广州日报记者随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专家等组成的工作队,重访离芦山地震震源只有
广州日报记者在汶川县人民医院内看到,无论是外墙还是内壁,均未发现裂缝和脱落现象。在医院的病房内,病患都在安心地接受治疗。“芦山地震发生以后,我们这里也有强烈震感。”汶川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辉贵回忆,“4·20”芦山地震发生当天,汶川也受到波及,他们全院上下所有医护人员都第一时间到位。不过,在这样的强震之下,整个医院所有的医疗仪器都保持正常,医生们可正常诊病甚至进行手术,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与记者同行的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工程师杨泽群解释道:“如果说传统的抗震建筑技术是通过"抗"的方式来进行抵御,那么广州援建的过程中,在部分项目中就引入了"隔"的技术,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从检查情况看,这些先进的抗震技术在这次地震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主体建筑都没有任何损伤。”
有了先进的抗震技术作支持,也需要良好的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其得以发挥作用。我司在援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严格执行援建工作组“四控制一确保”目标管理制度,把工程质量、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并把质量管理职责落实到人,切切实实地实现了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第一次赴川慰问灾民、指导对口援建工作时作出的承诺——“在威州不能出现一处豆腐渣工程,不能留下一句骂名。”
四川省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说,通过芦山地震的检验,证明广州援建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镇的规划是科学的,建筑是安全的,质量是过硬的。不少汶川当地人都对广州援建项目赞不绝口。 |
汶川人民医院实景图 |
通讯
/
选编自《广州日报》
服务内容:工程监理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县城威州镇较场横街1号,医院占地18.3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病床130张,年门诊量6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5000余人次,年手术1000余台次,年急诊6000余人次,医疗技术水平在州内县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